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法院动态

【梦飞扬更青春】那娜——因为热爱,所以闪光

  发布时间:2018-05-03 11:05:15


      新闻工作,是活泼的人从事的严谨事业,炽热的人肩负的冷静使命,浪漫的人从事的艰辛劳作。这句直抵新闻工作者的内心,让人热血沸腾又深深感慨的话,很容易被安放到奔波在一线的记者身上。但对于法院里的新闻宣传人员来说,他们的政治素质、新闻能力、法律能力和舆论应对,较之前者,有过之无不及。

      那娜就是一个法院系统里的新闻宣传员,她2016年进入滴道法院工作以来,一直从事法院新闻宣传工作,她敏锐的新闻视角、娴熟的采访技巧、扎实的文字功底,撰写发表宣传文章200余篇。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也进一步树立了滴道法院司法为民、公开透明的良好形象。

      她勤奋,她好学,她是法治代言人

      前不久,那娜加了中院“奋斗的青春最美丽”演讲活动,从选题的角度到走笔成文、从演讲技巧到表情拿捏,都让人印象深刻,殊不知这是她第一次演讲,“文章的灵感来源于刚好那几天在给孩子断奶,孩子送到奶奶家,心里一下子就空了冷冰冰的,晚上睡不着觉,我就想着如果泡一个42°的热水澡心里一定会温暖一些,于是这个最让当事人感觉舒适的温度——37°就出现啦!”那娜赶紧开灯拿起笔和纸草草的写了《37°法治情怀》的思路和提纲,当时是凌晨一点半。

      成稿之后,对于她来说最难的莫过于演讲的情感抒发和肢体语言,那娜一遍一遍的看有关演讲的视频,去年市里举办的《全面从严治党从我做起》演讲、《开讲啦》、《超级演说家》……她反反复复地带着问题去看、用心去学,“每次看完演讲视频,我会模仿着他们的感觉来读我的演讲稿,每次都有改动,因为演讲的情感来源于稿件的字斟句酌。”那娜再一次找到了演讲的灵感。一次次的改稿、一遍遍的练习、一回回的求教,才让这个门外汉的演讲显得并不拙劣。

      不仅如此,那娜认真对待每一次历练的机会,去年参加全市书法大赛,她利用中午时间拿起毛笔开始习字,她说,练习书法就是练心,需长久坚持,她感谢这次比赛让她重拾这一份20年的坚持;年初参加区里跨年联欢会,她在工作之余学习舞蹈,她说,舞蹈是舒缓情绪的好方法,她感谢这次舞蹈让她挑战自我;前不久参加《我为法治代言》,她说,能让人民群众触摸到法治温度,她努力强化内外素质,她感谢这次活动让她为法治代言……

      她谦虚,她负责,她是领导眼中的“那小编”

      工作中,那娜秉持着谦虚的心、冷静的眼、勤奋的手,讲好司法故事、宣传司法正能量。

      经常会有读者、当事人或者同事,夸赞那娜好文采,但是她都会说,我是真实情景的搬运工,你们觉得好是因为你们做得好!“我只是还原了真实情景,如果通过我的文字感受到了案件的温暖,那么我的工作就是有意义的。”那娜说人民群众面对神圣的法院、威严的法官、冷冰冰的法律的时候,她希望通过文字让他们感受到法官为民司法的情怀。

      那娜的文字功底不是一两天练成的,她从初中一年级开始就经常记日记,18年她已经记了满满三大本足足有3000余篇日记,“我的日记无关是与非、得与失,只记录心情,当然心情不好记录的多,通常是一篇日记完事心情又美美哒!”

      来法院工作前那娜曾有六年的记者工作经历,也正因此,她对采访到的人和事可以做到冷静客观,无论是案件的报道,还是法官人物事迹的报道,她都尊重事实,不丑化、不美化,只是还原事实的真相。同时,她能做到深入分析案件、当事人、法官正能量,在一大堆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人和事之中,她能总结归纳,深入地剖析隐藏在案件背后的法理、逻辑,寻找系列案件背后的规律,寻找合适的角度分享给更多人,或预防或弘扬,提供良性的舆论环境。

      “每一个案件的背后都具有正面或反面的教育意义,每一个审判员的背后都有着丰富的正能量素材,我要从案件、当事人、法官的身后去挖掘和探寻给人以启发、引导的法律故事,为法治国家的建设贡献一份正能量。”这是她的工作愿景。

      她将宣传工作做得得心应手后,领导不断“加料”完善她的综合能力:上传下达、方案总结、汇报报表、行文记录……当然,这些工作对应的中院、区里不下10个对接单位,她都需要联络。

      她搞怪,她卖萌,她是同事眼中的“女神经”

      生活中,那娜乐观的心态、真诚的待人、甜美的微笑,将正能量传递给身边的每一个人。

      小哪吒、行走的戏精、被公务员“耽误”的相声演员……这些都是同事们对她的称呼,生活中她就是这样一个爱搞怪、爱卖萌的中年“小姐姐”,她喜欢仪式感,她说如果每天都一个过法,那漫漫人生路一眼就望到了头;她喜欢新鲜感,她对万事万物总是满满的好奇心,她向往尤克里里,便一琴一谱开始学习,她向往云南鼓,便一遍遍拍着《小宝贝》,她说这是双子座使然。

      那娜是有着迷之自信的一个人,因为她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她认为真正的自信,是你把我贬得很低,我知道我的的分量还是没变,仍然有非常闪光的地方,仍然有足够多的优点。

      “他人喜不喜欢你,很多时候不在于你是不是足够优秀,而是你是否符合他的‘三观’,何必在乎这些呢!”她的自信更是一种人格的自由。

      陶渊明东篱采菊,坚守一分自适;李太白醉酒狂歌,坚守一分狂傲;杜子美茅屋疾呼,坚守一分关怀;托尔斯泰高龄出走,坚守一分朴素的心灵。而那娜为滴道法院鼓与呼,坚守的是一颗热爱的心。

责任编辑:江吉涛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