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图片新闻

【今日我当班】听!是一种素养,更是一种力量

  发布时间:2019-02-25 14:27:32



今日当班那娜

 

体验科室民事审判庭

 

当班愿景最美丽的风景在基层,只有到了一线,才能闻到来自泥土的沁人芬芳。一个不起眼的细节,一句不经意的话语,也许都会引发温暖的感悟。浸润着这种温暖,我希望通过今日我当班活动,体验办案一线百态,做出有生命力、接地气、冒“热气”的新闻来。

 

体验指导老师:滴道区人民法院法官

 

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每个审理家庭纠纷案件的法官都不会觉得轻松。也许不了解的人会说,法官每天都能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故事,但如果天天都周旋于纠纷之中 ,工作往往就变得枯燥繁琐。

225日,我走进办案一线,亲身体验法官的酸甜苦辣。 

 


 

上午8点50分,我来到民一庭418室,方天英正在整理卷宗,当事人已经到了,9点开庭,带好本和笔,跟我走。”话音刚落,我紧跟着方叔的脚步来到二楼审判,准备开庭。这是一起关于侵权的民事纠纷案件,因滴道某企业管道破裂,将新民村王某家的大棚淹了,导致经济作物严重毁损诉至法院。

 

原告当事人情绪有些激动,拿出耕地被淹的照片,“马上春耕了,这还让我怎么种地?”身为法院“拖油瓶”的我很少旁听民事庭审我坐在旁边头皮发麻,大脑嗡嗡响。“坐下来,有话慢慢说。”大部分时间,都是很认真注视着当事人,听他们诉说,还不停低下头记录着一些要点,然后再有针对性地进行发问。

 

这个案件很圆满的结案了,原告得到了赔偿。方叔告诉我,当法官坐在审判台上就要抛开一切杂念,要耐心倾听,要做群众倾诉感情的忠实听众,这样才会取得对方的信任是啊!法槌敲响就是蕴含着司法的公正、群众的信任,方叔做到了,而且丝毫没有怠慢。

 

随后,我和方叔将当事人送走,看到诉讼大厅来访的群众一拨接着一拨,说的都是烦心事,大多很激动,感觉到一种压抑感,不知道天天生活在这种环境的法官是什么心情。我看了一下表,已经10点15分了,夏世清正在接待两名当事人,我安静坐在角落里,听着他们的对话。

 


 

“夏法官,我厂里的职工有个案子,放了好久也找不到被告,现在不知道怎么办好了,过来咨询一下。”“好的,您慢慢说,详细的说给我听。”夏世清不急不慢的回答道。原来是大同林场的职工家属因交通事故将司机告上法院,但是一直找不到司机,当时就撤诉了,原告通过多方努力还是找不到被告,就不知道怎么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遂来咨询法官。

 

夏世清缓缓的回答着,当事人慢慢的不再像来时那样迷茫、困惑。我问夏哥,是如何保持的好心态、好脾气。他说,来法院的当事人都有烦心事,内心一定都很委屈,所以尽量对当事人柔和一些,法官要是再委屈了群众那不是雪上添霜么

 

要听他说,还要认真听,你尊重他他才会信任你,但也不能被当事人牵着鼻子走,还要有自己的思路和方法。夏世清能得到很多当事人的信任,也许正是善于倾听的力量。



 

转眼就到了中午,一上午过得忙碌而充实,当事人逐渐散去了,办案的同事们也可以松一口气了,我去食堂吃完饭的时候发现民二庭法官李长艳和她的书记员魏强没有来,于是给她打了个电话,“正在给当事人做笔录呢,等会再去吃饭”李姐说完就将电话挂断。

 

吃完饭,我去了调解室想了解一下什么案件到了中午还没完事,每一间调解室找个遍都没找到,最后在诉讼服务平台找到他们了。只见当事人正在说着什么,魏强正在记录着,“上午当事人太多,调解室都满了,这是个财产保全的案件,130万的标的额,我们就来语音服务平台做笔录。你上楼休息吧。”李姐说道。

 

我回到4楼,踮起脚尖走路生怕高跟鞋打扰到法官们午休,却发现每一间办公室的门都是敞开的,他们都在低头写着判决书,“上班时间,来办事的当事人多,静不下心来写判决。判决书法律用语要使用准确,逻辑性强,休息时间是最安静的时候,这个时候写判决最好。”原来这是法官们的共同习惯啊~

 

下午,要召开员额法官会议,对当月的案件收结情况做总结,那我就“偷个懒”,把一上午的当班情况记录下来,同时也满心期待的下一次当班……

 


责任编辑:江吉涛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