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卷语:这个春天注定不平凡,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冲击,也给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出了“加试题”。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如何与战“疫”一线的青年医护人员一样守护群众利益,为疫情防控不松劲、审判执行不降档、诉讼服务不掉线贡献力量,是滴道法院全体青年干警共同思考的课题、共同面对的大考。
但凡考试,就要交卷。值五四青年节来临、疫情防控向好态势进一步巩固之际,滴道法院推出“我们滴Young”抗“疫”特别版,讲述疫线干警的答案、展示滴道法院青年共同的答卷。
图为现场调解邻里矛盾纠纷
“业务水平高,有求必应,帮助我们在解决邻里纠纷时遇到的法律方面的问题,与社区共同进行矛盾化解,为居民提供法律意见,我们居委对他们表示感谢!”这是东兴街道新华社区工作人员对滴道法院“青年法官工作站”的社区法官由衷赞扬。
然而,平日里经常上门调解,现场开展法治讲堂、法律咨询的社区法官们,在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开展工作呢?小编带你去探秘——
4月28日,今日轮值的社区法官是温兴国,上午9时许,他刚刚通过视频远程调解了一起赔偿案件,双方当事人因跑水引发争执,年前已经通过诉讼程序,判决被告赔偿原告2000元,案结事了,前不久,再一次因跑水引发矛盾。疫情虽然切断了大家面对面沟通的渠道,但却无法挡住法官司法为民的初心,在温兴国的几次说理、释法后,双方达成和解。
图为视频调解纠纷
此时,在“青年法官工作站”调解室里不时传出几个人清脆、响亮的嗓音,一起邻里矛盾纠纷的调解工作在青年法官温兴国的主持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调解, 最终双方言归于好。
自去年12月设立社区“青年法官工作站”以来,区法院选派了4名优秀青年法官轮流到社区开展法律咨询、普法宣传等活动,他们还积极参与社区综合治理,及时了解社情民意,会同街道、社区、调委会共同开展矛盾纠纷的预防和化解工作,在指导人民调解、开展法制教育、弘扬家庭美德、修复情感创伤等方面,打造了全新的家事纠纷多元化解模式,“零距离”服务群众。
“通过‘走出去’,我们可以了解基层群众的想法,也能更加及时地为他们提供法律服务。”温兴国表示,邻里之间发生矛盾,群众首先想到的就是要到社区找人“评理”,设立社区“青年法官工作站”,是建立矛盾纠纷诉前“过滤网”,法官积极深入社区、村屯进行司法答疑,协助解决邻里纠纷,将“调解阵地”前移,既能减轻当事人的诉累,也能实现矛盾从源头得到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