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疫情持续升级
严防输入成为当前防疫的重点
滴道法院团支部书记柳松良化身为火车站“大白”
承担起回乡旅客的转运工作
身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
适应着黑白颠倒的工作强度他,用自己的汗水和行动守护着这座城市
今天
小编就带你认识他——
晚上7点,夜幕中的鸡西火车站灯火通明,这里的旅客休息室成了一个特殊的集合地,要去执勤的志愿者们,忙着穿戴防护装备,准备再一次“出征”。
严防疫情输入,关键是无缝衔接形成闭环管理。自2月8日起,柳松良和滴道法院的另外7名干警,成为这闭环中的关键一段,承担起守护城市的职责,画好火车站到隔离点间的“环线”,他们被称为“转运人”。
对于刚到火车站执勤的柳松良来说,身穿防护服工作,是生平第一次,胖胖的他看上去像“大白”一样可爱。
7点30分,柳松良到执勤点,和白天的同事完成交接,没来得及喘口气,忙碌就开始了。
21点21分进站的从牡丹江始发的K7173次列车上,他开始逐个记录旅客信息,确认这些旅客将以什么方式离开车站。信息登记之后,转运流程开启,对健康码呈现绿色且计划搭乘公共交通的旅客,柳松良做好登记放行;
对从敏感地区返乡的旅客,柳松良联络了阚林正,并将人一路送到车辆旁。“小柳,一会有十几个旅客是中铁十九局的工人,区里来了通知,一会做好登记,直接将他们送到指派的车上。”柳松良接到执勤点负责人单永军的电话后,在记录本上详细记录下对接人员的信息,确保万无一失。
凌晨12点不到,这趟列车的返滴旅客全部安全抵达目的地,得知需要送至隔离点的旅客已经安置好,柳松良松了一口气。“这里全湿掉了。”他指着自己的防护服说。
下一趟列车是凌晨3点03分,这间隙柳松良用手机搜索着有关五四青年节的一些活动策划,“充分利用时间是吧,尽量把咱们院青年干警的先进事迹都报道出去。”柳松良说。身着防护装备,为省去上厕所的麻烦,柳松良尽量少喝水,减少去卫生间的次数,“一脱一穿浑身都是汗。”
夜越来越深,无法趴伏,他就坐着,低头小憩,等待下一趟列车的旅客。 “为了守好返滴旅客的这一道门,区里的工作压力很大,如果我们这儿松一松,他们的压力更大,守土有责,共同把压力分摊到每一个人身上。”不仅是柳松良,坚守在火车站的8名滴道法院干警以实际行动全力守好这份职责。
凌晨三点二十分,柳松良又接到了刚刚进站的旅客,“虽然只有两名旅客,但因为他们没有私家车,我们还是得用法院专车送他们回家。” 这样的服务,也让疫情期间滞留在省外的家乡人刘先生心里暖暖的:“挺温暖的,那么多人围着我,迎接我。”
面对12小时黑白颠倒的高强度工作,他们咬紧牙关,团结协作,毫不松懈;面对持续增加的入境人数,他们不惧艰险,耐心解释,严防死守。今天,是他们坚守疫线的第83天,他们共完成约1200余名返乡人员的转运工作。脱下制服,化身“大白”的志愿者们相互鼓励,彼此支持,只为了一个共同的信念:绝不放松,牢牢守住滴道区的零感染!
花绽开 鸟飞来
春天已经来了
正是因为这群逆行者们
默默付出 负重前行
才有了我们的岁月安好
感谢你们的十分守护
让我们感到了万分安心
感谢有你
可亲可爱的“大白”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