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滴道区人民法院经过三任执行团队不懈的案款紧盯工作,顺利执结了一起长达四年的不当得利纠纷案件。不仅让申请执行人拿到了久违的社会养老金,而且修复了双方的亲情关系。双方当事人分别给执行法官打来电话表达感激之情。该案件的执行过程和结果在双方及其朋友圈得到了一致好评,取得了良好的普法效果和社会氛围。
2017年2月,原告陈某向本院提起诉讼请求,原告陈某系被告孙某的继女,因原告母亲与被告孙某之间感情不和,与2014年9月26日到滴道区民政局办理了离婚登记,解除婚姻关系后仍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原告陈某母亲去世后,被告孙某未经原告允许,持相关证件以夫妻名义到鸡西市社会保险局将个人缴纳的社会保险金55732.22元转入个人账户。后又持上述同样的证件到鸡西市滴道区医保局申请领取原告母亲的住院治疗费91256.42元,合计146988.64元。
经过法院调解,当事人自愿达成协议:被告孙某于2017年10月15日前给付原告陈某社会养老金55000元,案件受理费双方平摊。
在一审判决下达之后,被告仍不履行义务。2017年11月申请人陈某来到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执行法官通过电话沟通、实地走访等方式进行调解工作。面对被执行人为自己百般辩解和开脱,没有放弃调解的信心,而是主动从道德人伦、亲情、法律上等各方面“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以真心、耐心对被执行人进行沟通调解。但是被执行人依旧不配合,在柔性执法无果后,执行法官解释如不履行相关义务,将受到限制消费、列入失信名单等一系列强制措施,将会对贷款、子女上学,买房贷款等方向产生影响。被执行人终于明白事情的严重性,承诺履行义务,承诺每月偿还1000元。但是此案件标的和偿还数额相差很大。在四年多的时间里,由最开始需要法官督促履行义务到被执行人自动履行,该案件更换了三任执行团队,其中局长更换了三人,办案法官两人。但是滴道法院执行局仍克服困难,本着为人民办实事,为群众解民忧的理念下,一直紧盯案款,查找原始卷宗,认真落实督促工作顺利进行,直到随着最后一笔1000元的汇入,案件执行完毕。
通过干警们不懈的努力跟进,硬性执法和柔性执法相结合,让案件双方体会到执行的温度和硬度,也感受到了法律的公正和严肃。滴道法院用实际行动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拉进了与群众的距离,提升了司法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