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诉状、原告身份证复印件、证据材料复印件,这三样材料一式两份。” 每个工作日,滴道法院立案窗口干警何娟,都要将这句话重复几十遍。
换位思考,将心比心为民解忧
真诚、自然、平等的亲和力,是拉近法院工作人员与人民群众距离的“粘合剂”。在立案庭,每天都会接收数十个新案件。“民事诉讼在我们看来可能十分平常,但是对于当事人来讲,他们一辈子可能也就打这么一个官司。”何娟说:“对于诉讼服务,我们必须得重视起来。”
有一次,一位年轻女性来到法院立案窗口,她情绪激动,不停哭诉其产后遭遇家暴,要起诉离婚。何娟悉心安慰她,待当事人情绪平稳后,将起诉需要准备材料向当事人一一释明。“我希望能从一些小事上,让当事人得到一些便利和温暖。”何娟总是很留心当事人在起诉时遇到的困难,她自主在窗口张贴了诉状等文书模板,帮助不会写字的当事人填写基础材料,用便利贴为老年人写清楚材料清单等等,用这些看似微不足道但却行之有效的小举措,践行着“我为群众办实事”。
提高效率,灵活处理诉讼程序
除现场立案外,滴道法院相继推广和鼓励使用网上立案、微信立案、跨区域立案,进一步节省了当事人、律师时间和经济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为了加快案件流转,立案庭受理案件后,立即安排专人立案、专人扫描、专人分案,依据案件繁简分流机制,快速将案件流转至各审判团队。同时,将调解室、接访室、律师服务室与立案庭均设立在诉讼服务中心,为当事人参与诉讼流程提供便捷。为方便当事人查询案件流转,除“12368”官方查询,立案庭还另设立专门座机,接待当事人咨询,以真心服务换“真”效。
积极调解,便民惠民温暖民心
为缓解社会矛盾,提高办案效率,滴道法院本着自愿、保密、快捷原则,积极组织案件事实清楚、有调解意愿的双方当事人,进行诉前调解。
“你这个案子可以调解的,我们法院可以组织。”何娟在查收一位当事人的起诉材料时发现,原、被告双方系亲戚关系,且借款争议标的较小,便询问原告是否有调解意愿。在征得原告同意后,何娟随即启动诉前调解程序,并电话联系被告。后经调解法官释法说理,当事人最终握手言和,达成调解协议,一起民间借贷案件顺利案结事了。
“司法是有温度的,在保障公平正义的同时,我希望能更多地让群众感受到司法的人文关怀。”何娟同立案庭全体干警一道,努力用真心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